古代的波斯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。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波斯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。
傳說古代有一位波斯國王,愛吃葡萄,曾將葡萄壓緊保藏在一個大陶罐里,標著"有毒",防人偷吃。等到數天以后,國王妻妾群中有一個妃子對生活發生了厭倦,擅自飲用了標明"有毒"的陶罐內的葡萄釀成的飲料,滋味非常美好,非但沒結束自己的生命,反而異常興奮,這個妃子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。她盛了一杯專門呈送給國王,國王飲后也十分欣賞。自此以后,國王頒布了命令,專門收藏成熟的葡萄,壓緊盛在容器內進行發酵,以便得到葡萄酒。
隨著古代的戰爭和商業活動,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傳遍了以色列、敘利亞、小亞細亞阿拉伯國家。由于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,而伊斯蘭教提倡禁酒律,因而阿拉伯國家的釀酒行業日漸衰萎,目前幾乎被禁絕了。后來葡萄酒釀造的方法從波斯、埃及傳到希臘、羅馬、高盧(即法國)。然后,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和消費習慣由希臘、意大利和法國傳到歐洲各國。由于歐洲人信奉基督教,基督教徒把面包和葡萄酒稱為上帝的肉和血,把葡萄酒視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飲料酒,所以葡萄酒在歐洲國家就發展起來,因此法國、意大利、西班牙成為當今世界葡萄酒的"湖泊",歐洲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人均消費葡萄酒最多的國家。歐洲國家葡萄酒的產量,占世界葡萄酒總產量的80%以上。此外還有一說為葡萄酒起源于希臘,在此就不贅述了。
法國—葡萄酒的王國
提起葡萄酒,人們便會想到法國,為什么呢?雖然法國不是葡萄酒最早釀造的國家,也不是葡萄酒產量最大的國家,但卻是一片擁有最多好酒的土地,法國生產著世界上最優秀的的葡萄酒,無論是波爾多(Bordeaux)的名莊,勃艮第(Burgundy)價值連城的佳釀還是貴族氣息的香檳(CHAMPAGNE),都為世人所傾倒。法國的葡萄酒中最為出色的就是紅葡萄酒,成為其他國家模仿的典范?!坝兄▏咸丫频娘L范”已經成為一個葡萄酒的贊美之詞。決定葡萄酒好壞的六大因素:葡萄品種、氣候、土壤、溫度、葡萄酒管理和釀酒技術,無論哪一個,法國都有著最優越的條件,因此就成就了“葡萄酒王國”的地位。
在法國(France),葡萄酒的文化是伴隨著法國的歷史與文明發展起來的,在這個歐洲國家里,葡萄酒文化已經滲透進了法國的政治、宗教、文化、藝術以及生活的各個層面,與人們的生活已經息息相關,在法國,葡萄酒代表著高貴,作為世界政治、經濟與文化大國,法國葡萄酒文化也影響著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情趣。法國葡萄酒產量一直排在世界前茅,就其人口和地域面積來講,當是量產大國。
進口葡萄酒份額下降。盡管高端酒銷量銳減,但價位在一兩百元左右的進口葡萄酒頗受消費者青睞。在群光、優品匯、中百倉儲等商超內,進口葡萄酒價格日趨親民,少見千元以上的酒。一兩百元左右的酒在近兩年銷量上漲,購買者以年輕人居多,已有了穩定的客戶群體。
隨著進口葡萄酒消費越來越多,本土消費者開始對紅酒產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知,葡萄酒的消費結構也有所轉變。與往年只注重拉菲、白馬等名莊酒炒作的現象相比,現在消費者挑選進口葡萄酒時更顯理性。近年來,進口葡萄酒在中國銷售的增長速度每年都能以驚人來形容,而新客戶的增長更是達到15%,這主要是消費者對進口葡萄酒的興趣開始增加。據銷售情況來看,低端和高端兩個價位的銷售占比都有所下降,中端價位則有了5%左右的提升。
2012年1-12月全國葡萄酒累計總產量1,381,615千升,同比增長16.9%。12月當月葡萄酒產量174,581千升,同比增長40.44%。
2013年1-6月,我國葡萄酒行業累計產量55.43萬千升,同比增速為-7.15%。就累計產量增速水平來看,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24.66個百分點,降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(2013年1-5月,我國葡萄酒行業累計產量45.62萬千升,同比增速為-1.28%)。
其中,6月單月實現產量10.12萬千升,同比增速為-24.97%(比上一年同期下降56.42%),較5月單月產量8.14萬千升的同比增速有所提升(5月單月產量同比增長-26.90%)。
2013年1-5月,我國葡萄酒行業實現收入159.88億元,同比增速為-2.79%,實現利潤總額18.85億元,同比增速為-11.60%。收入與利潤總額增速繼續延續上月走勢,均為負值,顯示出行業景氣低迷、競爭加劇對于行業利潤的拖累。2012年行業利潤總額增速與收入增速間的差距達到9.63個百分點,至2013年前5個月,利潤總額增速與收入增速差距有縮小,達8.81個百分點。